為總結“十三五”廣東服裝行業發展情況,研究“十四五”將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提出高質量發展的新定位和路徑,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廣東省服裝設計師協會聯合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組織編制《廣東服裝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報告》。
為更深入地做好編制工作,1月5日下午,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廣東省服裝設計師協會走進大朗開展實地調研,并與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組成調研組,召開廣東服裝產業“十四五”規劃(大朗)調研座談會,與大朗鎮政府、大朗相關行業協會、企業代表展開交流。
調研組主要人員: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院長馮德虎 、副院長馬志輝及課題組成員以視頻會議參會;廣東省服裝設計師協會黨支部書記丁寧,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葉奕莉、秘書長陳韶通,南方日報專刊部首席記者彭穎等參加現場會議。
視頻會議 廣東服裝產業“十四五”規劃(大朗)調研座談會

首先,大朗鎮曾悅副鎮長介紹了大朗毛織目前總體情況:

一、大朗鎮的基本概括
大朗是廣東省中心鎮、位于粵港澳大灣區腹地。土地面積97.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64萬人(其中戶籍人口戶籍人口為9.58萬人)。2019年,大朗GDP354.75億元,同比增長3.8%,全市排名第8位(不含松山湖);固定資產投資總額72億元,同比增長1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2.7億元,同比增長8.6%。在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排名中,大朗排第30名,相比去年進步了5名。2020年前三季度,全鎮GDP255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86.47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35.01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3.08億元,稅收總額39.19億元。
二、大朗毛織的基本情況 大朗毛織起源于1979年,經過40多年的培育發展,已成為全國范圍內最具規模、產業鏈最完善的產業集群,大朗于2002年被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認定為全國首批“中國羊毛衫名鎮”,23張國家級名片中有18張是和毛織相關的,毛織產業是大朗最具發展底蘊的產業,也是大朗最重要的一張名片。
近年來,大朗毛織保持平穩發展,市場主體的數量每年保持接近20%的增長,目前全鎮擁有毛織行業企業17000多戶。2019年,大朗有規模以上毛織工業企業146家,毛織工業總產值(納入統計系統,下同)的有163億元,其中規上毛織企業工業總產值為71億元;毛織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54億元,其中規上規上毛織企業主營業務收入67億元;年產毛衣約8億件,其中2019年納入統計系統的有3.84億件。此外,大朗還是國內重要的毛織產品交易基地,毛織服裝、紗線、機械等全產業鏈年交易額超600億元,僅紗線行業年交易額就超過300億元,是全國最具規模、產業鏈最完善的毛織產業集群。
三、2020年的工作舉措 今年以來,大朗毛織緊緊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大歷史機遇,圍繞“微笑曲線”兩端延伸的思路,以打造10平方公里現代毛織商貿城為主線,以創品牌、優品質、提價值為核心,推動大朗毛織打造成為全球高端毛衣的研發制造基地、中國(大灣區)時尚毛衣(新型紗線)采購基地、國家級毛織服裝流行發布基地、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的創新中心,推動大朗毛織全產業鏈躋身世界級先進集群行列。今年以來,大朗打造了全省首個毛織人才驛站、推動毛織學院建設、直播電商發展、七大電商基地建設,大朗毛織獲得了全國市場貿易采購方式試點、中國(大灣區)時尚毛織產品采購基地、中國紡織服裝十大特色產業集群等多個國家級榮譽,第十九屆大朗“織交會”入選2020年度中國最具行業影響力展覽會。
一是抓人才,踐行人才發展戰略。今年以來,我們建成全省首個毛織人才驛站,為大專以上毛織人才提供7天免費住宿;和東莞職業技術學院共建大朗毛織產業學院,力爭通過培育人才,將學生的作業變作品、作品變產品;成立新中歐設計研究院,為大朗毛織設計賦能。下來,我們將繼續踐行毛織人才戰略,出臺專門的政策措施和基礎設施配套工程,推進高層次人才在大朗發展。
二是抓設計,提升大朗毛織研發設計水平。創新舉辦毛織服裝設計大賽、毛織服裝國際流行趨勢發布會等專項活動,不斷提升活動實效,推動企業研發創新。今年以來,大朗的毛織企業推出全球首件植物染羊絨大衣,紗線企業研發“火山巖”自發熱纖維材料、無感閃亮蔥技術等,在國際展會上受到關注好評。下來,我們將引導企業將高附加值的產業鏈環節納入企業經營中,從原材料分析設計、織造工藝創新、圖案和花型設計等方面,不斷挖掘高價值客戶。
三是抓市場,積極幫助企業開拓市場。成功舉辦廣西、浙江、上海、重慶四站大朗毛衣“國內行”活動,組織了大灣區紡織展、上海秋季聯展等3場外出參展活動,總參與企業超過70家次,展覽面積超過1400平方米。成功舉辦第十九屆大朗織交會。首次和中國針織工業協會共同打造新型紗線展示區、邀請全國銷地型專業市場內的渠道商、經銷商、采購商舉辦百團千人采購對接會——大朗毛織專場,以針為筆,以線為墨,打造毛織品文化創意展區;同時還會整合大朗在紗線原料、智能裝備、生產工藝以及電商銷售的最優資源,打造大朗毛織綜合展示館。
四是抓銷售,以新業態提供新動能。率先在全市開展直播帶貨活動。3月和拼多多合作舉辦大朗毛織直播帶貨月活動,4月和蘑菇街合作舉辦了“樂購東莞,玉蘭薈萃”、“品質東莞線上綻放”活動,5、6月份和阿里合作“春雷計劃”,7月,和京東合作舉辦“產地京品 鏈上好物”產業帶直播節,8月和抖音合作,推出大朗毛織官方抖音號,做到月月有活動,天天有精彩。建成大朗數字貿易產業服務中心、京東物流供應鏈大朗基地等七大直播基地,新業態、新平臺初成規模。通過電商直播帶貨,2020年截至12月,全鎮電商企業6849家,其中毛織電商企業4118家,2020年毛織類電商銷售數額94.36億元,同比增長6.86%。平均每天35萬件,每天發出快遞量11.8萬件。下來,我們將加大力度培育一批直播電商基地,培育三到四個特色突出、示范性強的直播基地,推動直播電商產業快速發展。加快對巷頭500畝連片毛織工業園進行優化設計,力爭全面整合研發、生產、融資等資源,打造成“產學研工貿”五位一體的先進園區,把試點變成亮點,把試驗變成示范, 為中小毛織企業做大做強提供優勢和條件。
五是抓項目,凝聚市鎮村三級力量。下來,我們將發揮好市鎮村三級力量,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全面提升整個毛織產業的發展質量,使全產業鏈在全球具有較強的影響力。要積極融入松山湖功能區“1+9”統籌發展格局,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凝聚政府、村集體、企業的力量,積極承接深圳、松山湖的產業輻射與溢出效應,大力引入研發創新能力較強的平臺企業,為大朗毛織的發展注入新動能。
四、下一階段的工作思路 當前,“科技、時尚、綠色”已經成為新時代中國紡織工業的工作新定位、行業新標簽、社會新認知。接下來,大朗毛織將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級毛織產業集群,緊緊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大歷史機遇,圍繞“微笑曲線”兩端延伸的思路,以“廣深港研發設計+大朗轉化生產”,把大朗發展成為廣深港紡織服裝研發設計成果轉化的首選地。利用與香港建立的良好關系,加強和香港設計人才,貿易公司交流合作;積極承接廣州紡織服裝市場的的外遷,打造華南地區最大的新型毛織交易市場。通過高標打造展會平臺、設計大賽平臺和品牌發布平臺,進一步加強大灣區紡織業界之間的交流合作,推動大朗成為大灣區紡織服裝行業的核心節點,成為全球高端毛衣的研發制造基地、中國(大灣區)時尚毛衣、新型紗線的采購基地、國家級毛織服裝流行趨勢的發布基地、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的創新中心,推動大朗毛織全產業鏈躋身世界級先進集群行列。
隨后,在大朗鎮政府組織下,調研組與大朗相關行業協會、企業代表圍繞大朗毛織產業人才培養、設計創新、品牌培育、產業環境等問題展開了深入探討。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馮德虎院長、馬志輝副院長通過視頻與企業進行了交流。

廣東省服裝設計師協會丁寧書記在會上首先表達本次十四五規劃調研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尋找一批愿意創新愿意抱團合作的產業集群、企業以及好的創新項目,共同推進“時尚灣區”的建設。近幾年不少省外產業集群在積極行動、搶占市場,廣東集群更不能松懈,特別是在區域品牌推廣、企業創新、設計師培養這塊,政府任重道遠。另外,推進非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樹立文化自信,也是我們服裝產業新的歷史責任。希望通過調研交流,發現問題、找到方法,推動大朗毛織產業在十四五取得新的發展。

與會成員
視頻會議人員: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 馮德虎 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院長 馬志輝 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副院長 沈鋰鳴 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規劃咨詢部主任 楊 珂 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主任助理 理 倩 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主任助理 李 霞 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工程師 牛頔璠 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工程師
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 丁 寧 廣東省服裝設計師協會黨支部書記 葉奕莉 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 陳韶通 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秘書長 彭 穎 南方日報專刊部首席記者
大朗鎮政府 曾 悅 大朗鎮副鎮長 陳柱權 大朗鎮毛織管委會主任 賴莉君 大朗鎮毛織管委會副主任 鐘金法 大朗鎮毛織管委會工作人員
行業協會、企業代表 葉沛華 東莞市毛紡織行業協會會長、東莞市華軒針織制衣 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敬東 東莞市毛織服裝設計師協會會長、東莞市睿邦紡織 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杜志榮 東莞市紡織紗線行業協會會長、東莞市杰發實業投 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葉偉民 大朗鎮電子商務協會會長、東莞市聯迅電子商務有 限公司董事長 李勝利 廣東印象派服裝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鳳金 東莞市盛寶兒針織有限公司董事長 劉劍波 東莞市雅綺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金華 東莞市恩盛紡織有限公司經理
實地調研 參觀廣東印象派服裝有限公司

此外,調研團參觀了廣東印象派服裝有限公司。廣東印象派服裝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時尚羊絨藝術定制品牌印象草原連續5年榮獲全國毛針織服裝名優精品獎、連續兩年榮獲色彩中國“色彩應用獎。
   
  
自2003年創立,印象草原17年以來在逆勢中一直保持著持續性增長,同時不斷為環保時尚發展探索新的道路,以“自然而染”的時尚理念為基礎,專注于設計創新研發,致力于打造更時尚的羊絨服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