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交流 | 紡織廠再現累庫 訂單持續性不足
- 分類:快訊
- 編輯:
- 來源:
- 日期:2021-12-02 18:19
終端紡服外貿、內銷訂單缺乏“可持續性”,很大一部分棉紡織企業12月中旬以后接單較少甚至無單可做
一是終端紡服外貿、內銷訂單缺乏“可持續性”,很大一部分棉紡織企業12月中旬以后接單較少甚至無單可做;
二是歐美新冠疫情對紡服出口的影響突出。因歐洲多國實施長達一個月左右的封城令,導致貿易、物流、交通等受到很大影響,紡服合同推遲一個月執行的比例較多;
三是疫情期歐美、東盟等各國物流受阻,我國各港口集裝箱非常緊張,甚至“一箱難求”,近期海運費價格連續大幅上漲,德魯里指數顯示,上海-鹿特丹的運費上漲1%即75美元達到13475美元/FEU。同樣,上海至紐約的即期運費上漲1%至13230美元/FEU。然而,上海-熱那亞、上海-洛杉磯的運價徘徊在前幾周的水平附近。德魯里預計未來一周利率將保持穩定。
據湖北、江蘇、山東等省中小棉紡織企業反饋,11月中旬以來棉紗、坯布、面料等后道產品走貨逐漸減緩,部分企業開始出現產品累庫的現象,目前庫存、資金壓力不算大,尚在可承受范圍內,但紗廠、織布廠和服裝企業對1月份的產銷形勢并不看好。 另據生意社價格監測顯示,純滌紗市場報價穩跌互現,截止11月30日,山東地區32S滌綸紗現貨市場均價在14825元/噸左右,較上周下跌50元/噸,較月初價格(14725元/噸)上漲100元/噸。據一些市場人士反映,成交量相比前期沒有改觀,而貿易商家心態多已無力,純滌紗廠家庫存繼續增加,出貨心理較濃。
 純滌紗的行情淡勢持續,氣氛疲態,紗廠、商家信心難以好轉,紡紗廠和經營商對后市走向普遍還是不樂觀,部分廠家以商談走貨為主。業內人士和廠家對于后市行情也沒有多大期待。疫情反復引發市場對需求的擔心,市場不確定因素較大,外銷訂單近期略顯疲軟,翻單品種比往年同期有明顯延緩跡象且預期數量會有不同程度的縮水,由于歐洲疫情的影響,部分前期打樣品種訂單也都在推遲。訂單以小批量翻單為主,新訂單少。
宏觀方面 美聯儲紀要暗示或加快Taper、提前加息,美元指數再創16個月新高;美國10月PCE物價指數創31年最高,11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創十年新低;德國考慮全面封鎖;南非發現新冠變異毒株引發對全球需求前景的擔憂,市場避險情緒升溫,股市及商品市場遭遇恐慌性拋售。
 上游原料 原油“斷崖式”下挫,美油暴跌13%創去年4月以來最大跌幅,化工產品大幅下挫,11月29日,(下同)PTA期貨2201合約下跌.89%。受上游原料價格下跌影響,昨日短纖期貨震蕩收跌,2201合約收盤6654元/噸,較上一交易日下跌5.72%,華東短纖現貨報價6900元,較上一交易日下跌200元/噸。限電政策基本結束,供需偏緊現象有所改善,工廠總體產銷在58.75%,較上一交易日下滑65.08%,產銷有所回落。短期上游原料價格大跌削弱短纖成本支撐,預計短期期價維持弱勢震蕩。 下游市場觀望情緒漸濃,以剛需采購為主。同時,受季節性因素影響,紡織市場逐步轉淡,普遍對訂單量預期悲觀,內銷市場在缺乏訂單情況下,江浙織機綜合開機率在66%左右,工廠存在停機、減產計劃。從短期靜態來看,目前終端市場的訂單和開工情況仍不樂觀,市場較為清淡。外貿訂單遇冷,海外買家繼續甩單,庫存有所積壓。 后市預測 目前初冬季面料成交顯現不足,春季面料下單相對有限,市場營銷繼續回縮,連日成交環比下跌,坯布廠家訂單繼續下降,下游面料貿易訂單繼續減少。織造企業開機率逐步下滑,銷量下降,廠家庫存普遍提高,資金更是緊張。在織造市場下單數量減少、后勁不足的情況下,純滌紗市場或將呈現局部下行走勢。 來源:中國紗線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