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球經濟大環境考驗紡織產業,全球紡織品服裝消費有繼續調減的可能。今年3月份以來全國多點爆發的疫情影響國內紡織市場購銷及消費力,國內紡織品服裝消費也有所下降。另外高企的棉價,對于全球棉紡織品的需求或也帶來一定的抑制作用。 紡織市場節后迎第二波沖擊 清明假期至今,全國疫情形勢嚴峻,紡織市場迎來第二波沖擊! 紡織人的"黑色”3月 3月6日,受疫情影響,杭州四季青一條街暫停營業,3月23日左右部分恢復營業。 △杭州四季青服裝市場封閉街口 3月份以來受疫情影響的服裝市場不止杭州的兩個,而是遍及浙江湖州、廣東東莞、廣州、深圳、山東即墨等全國知名的服裝市場。 ◎ 中國童裝之都——浙江湖州織里:3月8日休市,3月25日解封。
◎ 全國最大服裝市場之一——山東即墨服裝市場:3月13日休市,3月26日復市。
◎ 全國針織毛衣生產、銷售集散地——東莞大朗:2月24日封控,3月29日解封。
◎ 廣州主要服裝批發城——白馬、壹馬、紅棉、天馬、西郊、金象:3月9日封控,3月23日相繼恢復。
◎ 外貿、原創服裝中高端市場——深圳南油服裝市場:3月14日休市,3月24日解封。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1-2月份,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6371億元,增長12.3%;在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中,吃類、穿類和用類商品分別增長12.7%、3.9%和15.1%。可以看出,三大類商品中衣著類商品增長最為乏力。 棉花、滌綸短纖等原料補庫 或推遲至5中旬前后 據河北、山東、江蘇等地棉花棉紡織企業反饋,因新冠疫情蔓延,不僅江浙滬采取了關閉高速公路出口及收費站等相關舉措,而且河北、山東、廣東等地對高速公路和貨車司機的管控也在加強,因此,棉花貿易企業和紡企紛紛加大省內區域銷售的力度,并給予買家一定的價格優惠。據悉,在當前環境下跨省運輸風險大,貨車司機一般不愿意接單承運。
從調查來看,由于3月下旬以來青島、張家港等保稅庫疫情防控層層加碼,導致大部分倉儲庫進出貨業務大幅減緩甚至暫停。河南某中型紡企判斷,由于本輪疫情從上海向全國各地外溢,加上二季度棉紡織服裝出口和內需訂單疲軟,紡企對棉花、滌綸短纖等原料補庫或推遲至5月中旬前后。 上周,有外地來貨車司機檢測陽性,佛山西樵工業園某紡織廠、西樵倉庫、工廠等受封控影響不能進出貨,導致市場氣氛更差。由于行情不景氣,國內外紗線價差繼續擴大,進口全棉賽絡紡紗價格相對國內或越南進口超柔OE紗高4000-6000元/噸不等,現階段布行打版推銷以OE紗為主,導致賽絡紡紗銷售更加受阻。針織紗線市場同理,價格較便宜、成本較低品種清明節后相對好銷售,總體行情偏淡。
近期國內紗線市場平靜,下游企業無采購欲望。據悉,國內部分紡紗廠已在停產待機狀態,工廠調價幅度加大,以吸引客戶促銷售。 夏季訂單也不敢大量備貨 從紗線市場來看,整體供大于求,下游需求疲軟,價格傳導不暢,紡企紗線庫存高位運行,布行及織廠隨用隨采,按單采購補庫,終端服裝及批發商春季成品服裝已成庫存,在資金占壓情況下,夏季訂單也不敢大量備貨,假設需求在4月份依舊較弱,訂單散而少的話,后續或將從下游倒逼中游及上游的利潤,棉紗價格上行驅動不足,易跌難漲。 來源:中國紗線網 |